新生,就此開始。
作為光榮特庫摩的看家招牌之一,大戰(zhàn)略游戲《信長之野望》已經(jīng)度過了將近 40 年的漫長歲月。
系列上一部作品《大志》簡化內(nèi)政、重做軍事并翻新了視覺效果,在玩家間得到了褒貶不一的評價。談笑間光陰似箭,五年之后的 2022 年 7 月 21 日,第十六部正傳《新生》終于與玩家見面。
光榮特庫摩顯然非常重視《新生》,從名字中就可見一斑。Steam 版的《新生》在商店頁面明確表示武將可以自主判斷、展開行動,將其描述為“深思熟慮的活生生武將”、“真真切切的戰(zhàn)國”,而光榮特庫摩此前也表示這一代的武將的確擁有了獨立行動的能力,還專門開發(fā)了配套的 AI。
那么,《信長之野望·新生》的最終質(zhì)量到底如何?光榮特庫摩放出去的“衛(wèi)星”,最后有沒有成功收回來呢?不妨隨著一位策略游戲愛好者、日本戰(zhàn)國史愛好者和《信長之野望》系列粉絲的視角,來看看《新生》到底有沒有迎來新生吧。
PS:先上截圖,已經(jīng)廢寢忘食狂玩了 30 小時。
初上手:當之無愧的新生!
如果你從未接觸過《信長之野望》系列,那么用一句不太準確的話說,《信長之野望》就是日本戰(zhàn)國版的《三國志》。
不過隨著系列的進步,兩者的系統(tǒng)與玩法區(qū)別已經(jīng)越來越大。尤其在經(jīng)歷 13、14 兩部作品的大改革之后,《三國志》甚至都不能稱作《信長之野望》的姊妹作了。
扯遠了,讓我們回到《新生》來。在前 10 小時的游戲體驗中,我認為《新生》的確是名副其實的“系列之新生”。
《信長之野望》系列以前的一大問題,就是每個城市的發(fā)展策略都需要你手動管理。這種玩法在游戲前期只有三五個城的時候非常有趣,但等后期領(lǐng)土范圍內(nèi)有 100 個城之后,再一個個點過來就毫無樂趣可言了。雖然你可以將一堆城池交給 AI 軍團管理,但軍團不僅建設(shè)效率遠低于玩家,出兵支援前線戰(zhàn)爭的意愿和智商也都不高,只能說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新生》完美地解決了這個問題:現(xiàn)在你可以將非大名直屬的城和郡授予對應(yīng)官職的武將,然后雙手離開鍵盤即可,也就是知行與代官。知行/代官會在領(lǐng)地內(nèi)自主行動,包括但不限于建造建筑、征募士兵、處理事件等,并且這些行動都不耗費玩家的資金和行動點。
值得一提的是,知行/代官的工作效率完全取決于武將的政務(wù)能力值,擁有特殊能力的武將也會賦予城池特殊的 BUFF 詞條,可以說是非常有趣了。那些沒有被授予領(lǐng)地的武將則會成為親信,留在大名身邊作為“預備役”使用。
為了搭配知行玩法,《新生》還專門設(shè)計了一整套官職和功勛系統(tǒng),頗有幾分《太閣立志傳》的味道。
首先,《新生》里所有的武將都擁有家族內(nèi)的官職,從低到高為組頭、足輕大將、侍大將、部將、家老和宿老。許多行動都有官職要求,比如知行就需要足輕大將及以上,城主需要侍大將及以上,頒布重要政策和外交行動則需要家老及以上,非??简炌婕业慕y(tǒng)籌規(guī)劃能力(以及你的人才儲備庫)。
絕大多數(shù)武將在加入玩家陣營的時候都是組頭和足輕大將,甚至織田信長剛元服的時候也只是侍大將而已。玩家需要安排武將去做知行/代官,或者讓武將解決事件、帶兵殺敵,才能積累功勛并在每個季度的評定上成功升官。
玩家和粉絲買賬才是硬道理。
君の偽中國語本當上手
大伙真是不管多少歲都有一顆叛逆的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