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游戲還是動畫,《忍者神龜》這個IP,對不少80、90后的朋友們來說都是十足的童年回憶?;叵胍幌?,“達芬奇”、“拉斐爾”、“米開朗基羅”和“多納泰羅”這四個名字,給你的最初印象,是四只綠油油的烏龜,還是四位文藝復興巨匠呢?
藍色的達芬奇,紅色的拉斐爾,黃色的米開朗基羅和紫色的多納泰羅,對看過《忍者神龜》的朋友們來說應該再熟悉不過了
作為一個誕生于遙遠的1984年的漫畫作品的老牌IP,《忍者神龜》以其新奇的人化動物主角和在當時頗受歡迎的日系忍者和武士打斗元素,收割了一批相當忠實的受眾。
最早的《忍者神龜》還是黑白漫畫
這樣一個本身就充滿了動作要素的IP,別說是游戲公司,就是普通玩家都能看出背后的游戲改編潛力。
于是,從1989年開始,拿下了IP版權(quán)的Konami就在當時的一眾主流平臺上接連推出了多款《忍者神龜》的改編游戲,類型則是以動作為核心賣點的橫版過關(guān)和格斗游戲。而其中最經(jīng)典,也最能讓廣大玩家們感到熟悉的,應該還是FC/SFC和街機平臺上的經(jīng)典《忍者神龜》系列橫版清關(guān)游戲。
FC玩家應該不會對經(jīng)典之作《忍者神龜3》的畫面感到陌生
街機廳玩家們應該會更熟悉這一款——《忍者神龜4:時間旅行》
除了經(jīng)典的橫版過關(guān)游戲之外,《忍者神龜》系列還推出過格斗游戲。上圖分別為發(fā)售于FC(左)與SFC(右)上的《忍者神龜格斗版》
進入到PS2時代后,《忍者神龜》游戲也開始走上了逐漸占據(jù)主流的3D化道路。不過,或許是自身素質(zhì)不過硬,玩家們的選擇也變得越來越多的緣故,作品的反響始終是不溫不火。
趕著3D化的潮流,《忍者神龜》也在PS2平臺上發(fā)售了多款作品,但整體成績不盡如人意
而就在這個經(jīng)典的IP慢慢淡出人們視野之際,一款從畫面到類型都充滿著街機時代氣息的橫版清關(guān)游戲——《忍者神龜:施萊德的復仇》進入了玩家們的視野。
老牌IP加上像素畫面,再搭配上經(jīng)典的街機闖關(guān)模式,如果不是發(fā)行日期上那顯眼的“2022”,我?guī)缀蹙鸵獕艋貧g樂的小學時光了。
那么,作為一款多重“青回”BUFF加持的橫板清關(guān)新作,《忍者神龜:施萊德的復仇》究竟能夠交出一份怎樣的答卷呢?接下來,就讓我們共同見證吧。
+頗具風格與懷舊感的像素風格畫面
+最多可供6人合作闖關(guān)
+令人懷念的“忍者神龜”們
+對角色本身的特點有著較好的還原度
-不夠合理的關(guān)卡難度曲線
-角色中有著大量“換湯不換藥”的招式
-存在感薄弱、獎勵雞肋的支線收集任務(wù)
-存在一些BUG
在發(fā)售當天就收獲了Metacritic均分92分的好成績,甚至一舉超越備受好評的《雙影奇境》,直接以Dogubomb工作室處女作的身份登頂,《藍途王子》到底憑什么激起如此大的水花?
游戲害人?人害游戲?
兩款國產(chǎn)新游——《黑暗世界:因與果》和《蘇丹的游戲》都在剛上線的時候引發(fā)了兩極分化的熱議。根據(jù)這個現(xiàn)象,似乎國內(nèi)玩家對于國產(chǎn)游戲的反饋與期待可以讓我們窺見其冰山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