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宗教文化遇上二次元
“南無加特林菩薩,六根清凈貧鈾彈,一息三千六百轉(zhuǎn),大慈大悲渡世人。”當我們將“宗教”與“二次元”兩個詞匯放在一起時,相信很多年輕人都會在腦內(nèi)自動想到這段文字,以及下面這張經(jīng)典的照片。
實際上,圖上這尊觀音玩具的真實名稱為“十一面觀音像”,是日本知名玩具廠商海洋堂為了慶祝REVOLTECH系列模型5周年,從2012年開始陸續(xù)推出的“可動佛像系列”。至于說它手中搭配的加特林機槍,似乎是其他玩具品牌推出的“合金彈頭武器包”。
兩種毫不相關(guān)的玩具,在經(jīng)過二次元愛好者的無厘頭混搭后,顯然產(chǎn)生了讓人眼前一亮的效果。
不過相比起這種魔改玩法,更令人感到好奇的可能還是在于這兩個問題:為何海洋堂會推出以佛像為題材的玩具產(chǎn)品?而且這樣的玩具還能夠受到這么多年輕人的喜愛?
要解答這個問題,我們得首先回顧為某種事物造像這種行為的來歷。
實際上,“偶像”,是同時存在于文玩界、二次元圈的詞匯。雖然在不同的語境下,“偶像”所代表的事物并不相同,但歸根結(jié)底,這個詞匯指的就是人類對某種事物、思想精神的喜愛,甚至是崇拜——它的最初源頭就是宗教文化。
有趣的是,有相當一部分的宗教在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卻都因為教義方面的問題反對偶像崇拜。比如天主教就認為,只要是將人造的事物抬高到上帝的位置,包括其他宗教神靈、權(quán)勢享樂、種族國家等,都是需要反對的錯誤信仰。而佛教在早期也因為特別強調(diào)“佛性無形無相”,并沒有為佛祖、菩薩造像的做法,僅僅只是將蓮花、輪寶等作為佛法的象征。
之所以這些宗教在后來都允許信徒為神靈造像,主要還是因為這些“偶像”的存在,能夠通過具體的形象降低認知門檻,讓更多世人認識宗教文化。
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發(fā)展,為某種事物造像的行為,早已不僅僅局限于宗教。在ACG、玩具、娛樂圈市場,我們都能看到各式各樣不同形態(tài)的“偶像”。但它的存在意義,依然是人類基于對某種事物、人物、精神的喜愛,并寄托于某一種具體的形象,并沒有發(fā)生質(zhì)的變化。
所以從這樣的角度上看,海洋堂推出“可動佛像系列”,無非只是把“偶像”的創(chuàng)作題材回歸了原點,而許多年輕人之所以會特別喜愛這套產(chǎn)品,或許也只是自己對于宗教文化的熱愛與好奇,以及自己在面對學(xué)業(yè)、事業(yè)、生活壓力時的調(diào)劑而已。
玩家和粉絲買賬才是硬道理。
君の偽中國語本當上手
大伙真是不管多少歲都有一顆叛逆的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