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式快餐沒有口味,中式快餐沒有品牌
“中國餐飲三巨頭:蘭州拉面、沙縣小吃、黃燜雞米飯。”
盡管只是調(diào)侃的段子,但這三種中式快餐店,的確與中國城市生活密不可分,論門店數(shù)量,論國民知名度,都難以找到對手。可在快餐前10強里,并沒有它們的名字。
以沙縣小吃為例,其官網(wǎng)上介紹道:“北至北京、南至深圳,以及在新加坡、馬來西亞、美國的太平洋旅游勝地——塞班島也有‘沙縣小吃’的蹤跡……超過6.3萬家沙縣小吃店,遍布在全球56個國家和地區(qū)。”6.3萬家店算多嗎?要知道,即使是麥當勞,公布的全球門店數(shù)也只是“超過37,000家餐廳遍及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
沙縣小吃參加2019亞洲美食節(jié)
然而,在品牌競爭的戰(zhàn)場上,不是數(shù)量多就能贏的。
“快餐”這一概念,是個舶來品,維基百科上給出的定義是“可迅速準備和供應的食物的總稱,通常是可以徒手拿取的食物,無需使用餐具進食”。
顯然,不用餐具的炸雞漢堡,比湯湯水水、燜蒸熬煮的中餐更占優(yōu)勢。嚴格說起來,十強里的中式快餐,都與西式快餐的概念有些出入,更貼近“快餐”這一概念的,應該是小時街邊的鍋盔、煎餅、驢肉火燒。
好吃是夠好吃,方便也的確夠方便,但在中國人眼里,這些食物并不能作為一頓飯。正經(jīng)進餐,必須要有米飯/饅頭和菜,勉強一點,一碗面條、餛飩也行,而街頭的煎餅們,哪怕也有碳水也有肉,油鹽醬醋全都放齊了,也只能算“小吃”。
市面上的中式快餐,不過是家常菜的食堂化、食堂菜的精致化而已,是以在速度便捷上,很難成為西式快餐的對手。除了便捷,在口味上,中式快餐也很難做到標準統(tǒng)一。中餐烹飪,肌肉記憶比配方更重要,同樣的步驟同樣的配料,不同的人就是能做出不一樣的味道,難以標準化生產(chǎn)。
2019年10月19日,安徽合肥一家老鄉(xiāng)雞連鎖店門前近三百米的馬路上,數(shù)百人排著長隊等著吃免費的老鄉(xiāng)雞快餐
玩家和粉絲買賬才是硬道理。
君の偽中國語本當上手
大伙真是不管多少歲都有一顆叛逆的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