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GameForce
如今提到游戲媒體的評分,可能會有很多玩家覺得毫無參考意義,甚至是根本不屑去看,因為這其中確實有很多水分。不過早期的游戲媒體評分卻是大部分玩家的參考依據,而且那段時間的編輯也都很負責,無論是多少分都有一定的道理。而作為任天堂的王牌IP“塞爾達傳說”系列,更是每一作都有著近乎滿分的成績。
本期我們要聊的,是整個塞爾達傳說系列中非常重要的一部作品,不僅將傳統(tǒng)玩法繼續(xù)發(fā)揚光大,還代表了2D俯視角動作冒險游戲的最高水平,更是在數年時間里保持著《FAMI通》評分最高紀錄,這就是SFC版《塞爾達傳說 眾神的三角力量》(The Legend of Zelda A Link to the Past)。
任天堂在FC主機推出的初代《塞爾達傳說》,在整個游戲歷史中有著革命性意義,利用當時8位機有限的性能和極少按鍵的輸入形式,打造出了看似簡單實則有深度的畫面表現和玩法系統(tǒng),以劍作為主要攻擊方式,配合多種功能道具,在地面大自然世界和地下迷宮中探索,最終擊敗大魔王。本作將簡單爽快的傳統(tǒng)動作玩法,和帶有故事成長的RPG元素,有機地融合在一起,發(fā)售后受到玩家廣泛追捧,隨著任天堂新一代16位主機SFC發(fā)售,在更強大的硬件性能和更大容量的卡帶環(huán)境下,塞爾達傳說會有怎樣的進化表現,讓人們充滿了期待。
1991年11月21日,《塞爾達傳說 眾神的三角力量》正式在SFC推出,此時恰好是主機發(fā)售一周年紀念,本作和《超級馬力歐世界》(Super Mario World)同時啟動開發(fā)工作,原計劃是兩款作品一起作為SFC的首發(fā)游戲,但遺憾的是未能如愿只能延期。游戲采用了1MB卡帶,雖然和之后推出的眾多“大作”相比有些寒酸,但全方位優(yōu)秀的表現使其成為SFC的重要招牌,“塞爾達必神作”從此開始。
游戲的故事設定在海拉魯王國,這里被山脈和森林包圍,傳說這里隱藏著能統(tǒng)治世界的三角力量,無數人趨之若鶩卻無功而返,最終國王下令由七位賢者將力量封印。然而有一天邪惡的巫師出現,他殺害了海拉魯國王,又將七位賢者的后人解決掉,試圖解除三角力量的封印,危急關頭下海拉魯公主塞爾達傳出求救信息,我們的主角林克開始了拯救海拉魯的冒險之旅。
本作的畫面表現比起之前的FC版有了明顯提升,SFC主機發(fā)色數優(yōu)勢得到充分展現,游戲共有二十幾個場景區(qū)域供玩家體驗,包括了城鎮(zhèn)、森林、沙漠、湖泊、山地等豐富的地形,各種元素細節(jié)精致辨識度很高。場景區(qū)域既是獨立存在,又相互連接共同組成了海拉魯王國,手柄上單獨設置的地圖切換按鍵,方便玩家隨時查看所處位置和周邊環(huán)境。游戲卡帶說明書中提供了完整版地圖,時至今日有愛好者在《我的世界》中以3D模型還原,足以可見其設計之經典。
游戲的基本玩法延續(xù)了FC版簡單易上手的特點,無論你是否玩過前作都能輕松入門,例如經典的俯視角畫面、人物移動攻擊基本操作、散落在世界各處可收集的貨幣、恢復HP的紅心等,此外眾多魔法和特殊道具仍然會在玩家冒險過程中提供巨大幫助。前作中林克簡陋的揮劍動作有了徹底改善,在最初的開發(fā)計劃中設計了斜向攻擊,但實際效果并不理想,最終改成了回旋斬,這項技能在塞爾達系列后續(xù)作品中廣泛采用,陰差陽錯成為了林克的標志之一。林克還可以靠近某些物體后將其舉起,在戰(zhàn)斗和解謎中有著重要作用,另外單獨的沖刺按鍵也讓玩家行動更為流暢。
本作的故事流程中不會像現代作品那樣,提供保姆式指引,與形形色色的NPC對話互動,是獲取任務信息最重要的手段,但你不必為文字苦惱,塞爾達游戲沒有復雜的劇情和人物關系,和其它廠商的RPG大作相比算是極其簡單的,盡可能給玩家更廣闊的空間自由探索,才是這個系列最吸引人的特色。
全新的SFC手柄按鍵數量增加,但這并不會給玩家?guī)砝_,開發(fā)者通過精心設計,讓角色會根據當前所處環(huán)境位置,以及所持有道具,自動調整按鍵指令。例如正常情況下十字鍵控制人物移動,遇到石塊障礙物就會變成推動,現在來看這個功能是理所當然的,在當年則凝聚了智慧匠心,讓玩家減少一個單獨的推動指令,能大大提升實際操作流暢性。
迷宮式的地牢探索仍然是本作中有難度的挑戰(zhàn),地圖中很多迷宮都包含在主線故事流程中,必須將其征服才能推進劇情,迷宮里有地圖和指南針功能,前者顯示布局和位置,后者指示BOSS的位置。很多時候玩家需要解決謎題或者收集鑰匙打開上鎖的門,才能繼續(xù)前進,遇到攔路虎敵人還要將其擊敗。迷宮采用地下多層設計,少則兩層多則十層,玩家最終目標是擊敗BOSS,或者打開特殊大寶箱獲得冒險必需的重要物品。
本作更加重視故事情節(jié)與迷宮探索的關聯性,每個迷宮都有明確的目的,前三個迷宮中可以得到力量、智慧、勇氣三顆圣石,從而獲得重要的大師之劍,第四個迷宮和營救塞爾達公主失敗有關,接下來七個地牢則是要分別營救賢者,全部解決后就可以打開最終迷宮的封印。這種簡單直觀且有一定自由度的故事體驗,開始成為塞爾達系列游戲的固定模式,之后多部作品均在此基礎上,添加了更為曲折的內容,構成了玩家體驗的核心。
游戲中還加入了當時理念非常超前的平行世界設計。海拉魯王國實際上有兩張地圖,玩家最初看到的是光明世界,另一個則是邪惡頭目統(tǒng)治下充滿扭曲、荒涼、危險的黑暗世界。
這兩個世界以多種方式相互關聯,例如玩家站在一個明顯空無一人的死胡同里,從黑暗世界切換到光明世界,就可以找到秘密洞穴或原本無法進入的通道,從而獲得隱藏的獎勵;游戲后期林克要進入新的迷宮時,需要從光明世界切換到黑暗世界。
玩家需要經常觀察對比兩個世界的差異,靈活切換并進行交互,從而解開復雜的謎題,這樣的設計利用有限的資源,讓玩家獲得了更豐富的體驗,任天堂再次展現了創(chuàng)新,不僅在之后的塞爾達系列中經常采用,更是被其它廠商紛紛模仿,現代很多游戲中都加入了同一場景不同時空切換的設計,例如我自己非常喜歡的EA《泰坦天降2》(Titanfall 2)中,就有非常巧妙的關卡,需要在很短時間里連續(xù)切換,甚至要在跳躍半空中切換,才能順利通過,而塞爾達早在三十年前就實現了,實在令人驚嘆。
本作的輔助道具變得更加豐富,炸彈、弓箭、鉤索、回旋鏢等既讓戰(zhàn)斗變得多樣化,同時也是地圖解謎的重要組成,例如回旋鏢可以擊暈敵人,利用鉤索則能來到一些特殊場景。就像之前作品中的炸彈和魔法槽一樣,本作的很多道具都可以獲得升級,要么變成更高級的版本,要么增加攜帶容量,這些升級可以通過完成支線任務或進入某些特殊地點來完成,在海拉魯王國中隱藏了各種道具供玩家收集。這種設計讓不同用戶有了更豐富的選擇,你可以慢慢探索以追求主角擁有更強大的能力,完全收集更是非常有挑戰(zhàn);你也可以追求快速通關,或者利用最低的能力來完成游戲。
當年我玩的時候對一個細節(jié)印象非常深刻,那就是很多場景里有隱藏房間設計,通過比較明顯的墻壁裂縫,來引導玩家使用炸彈破壞,多年之后看到制作人宮本茂的訪談得知,最初計劃是采用更有挑戰(zhàn)性的方式來感知,那就是通過用劍擊打墻壁的聲音,來判斷是否可以破壞,但最后沒有采用,主要是考慮到難度太高,需要平衡探索樂趣和花費時間。這樣一想玩家還是很幸運的,要是真采用沒有提示的方式,在攻略信息并不發(fā)達的年代,獨自探索隱藏元素那著實要了親命。
《塞爾達傳說 眾神的三角力量》SFC版發(fā)售后取得了461萬套銷量,《FAMI通》給出了39分評價,創(chuàng)造了有史以來最高記錄,直到7年之后才被同系列另一款神作《塞爾達傳說 時之笛》40分滿分所打破。在此之后游戲還推出了多個移植版本,其中增加大量新內容的GBA重制版取得了270萬套銷量,當年在國內曾經廣泛流行。時至今日本作仍然有大量愛好者重溫回顧,特別是在最新的Switch主機,作為2D平面游戲的最高代表,無論你是新老玩家,這款作品都是絕對不容錯過的。
-END-
關注“碎碎念工坊”,傳播游戲文化,讓游戲不止是游戲。
《牧神鎮(zhèn)物語》似乎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孤島一片地,致富靠雙手的游戲,下面筆者就帶大家看看這款游戲如何跳出農場模擬類游戲的影響,做出自己的自動化+探索游戲。
在發(fā)售當天就收獲了Metacritic均分92分的好成績,甚至一舉超越備受好評的《雙影奇境》,直接以Dogubomb工作室處女作的身份登頂,《藍途王子》到底憑什么激起如此大的水花?
游戲害人?人害游戲?
兩款國產新游——《黑暗世界:因與果》和《蘇丹的游戲》都在剛上線的時候引發(fā)了兩極分化的熱議。根據這個現象,似乎國內玩家對于國產游戲的反饋與期待可以讓我們窺見其冰山一角。
春節(jié)過后,一場備受矚目的“英雄對決”悄然拉開帷幕。一邊是歷經757天停服、承載無數玩家青春記憶的《守望先鋒》國服2月19日高調回歸,另一邊則是網易漫威IP新秀《漫威爭鋒》以S1下半賽季2月21日強勢更新正面迎戰(zhàn)。
如今,這個“惡魔眼中的惡魔”回來了,和他一起回來的,還有他如何成為能止幼魔夜啼的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