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燒遺盡后,化成雪白的灰。”
——《明日之丈》
“你要在眾人的簇擁下死去。”
這是《咒術(shù)回戰(zhàn)》里男主虎杖悠仁的爺爺,在去世前對虎杖悠仁所說的最后一句話。老人這臨終的心愿,使得虎杖悠仁義盡可能地去幫助所有他能幫到的人、盡可能地去拯救所有他能觸及到的人。
“使他人獲得正確的死亡”便是他所追求的理想與目標。
實話講,這是個不太好理解的想法。說到底死亡真的有“正確與不正確之分”嗎?以什么為判斷標準呢?又該如何讓他人獲得正確的死亡呢?
在漫畫里主角虎杖悠仁所做的僅僅只是不斷去戰(zhàn)斗,去消滅那些給人帶來不幸與災(zāi)禍的咒靈,盡可能地為人類爭取更安全的生存環(huán)境。不過事實上,到了漫畫現(xiàn)在我們也能看到,虎杖一個人努力起到的作用,幾乎是微乎其微的,《咒術(shù)回戰(zhàn)》里死人死得觀眾都快麻了。
一個個令人牽掛的角色接連去世的劇情,令我回想起更早之前看的《鬼滅之刃》與《電鋸人》。粉絲們同樣是一邊流著眼淚追下去,一邊痛罵作者沒有心,仿佛此生不再有悲喜了。
我不禁想到,這些去世時將粉絲內(nèi)心鉆開了洞、帶來了無限遺憾的角色們,有獲得所謂“正確的死亡”嗎?
今天就是我的明天
上世紀七十年代,有一部體育漫畫在日本災(zāi)難一般的殘破社會中脫穎而出,不僅成為了體育題材至今為止的最高作品,還以一個配角的死亡徹底改變了五十年前深陷泥沼的日本,震撼了全日本百姓的內(nèi)心,那就是《明日之丈》。
在發(fā)售當(dāng)天就收獲了Metacritic均分92分的好成績,甚至一舉超越備受好評的《雙影奇境》,直接以Dogubomb工作室處女作的身份登頂,《藍途王子》到底憑什么激起如此大的水花?
游戲害人?人害游戲?
兩款國產(chǎn)新游——《黑暗世界:因與果》和《蘇丹的游戲》都在剛上線的時候引發(fā)了兩極分化的熱議。根據(jù)這個現(xiàn)象,似乎國內(nèi)玩家對于國產(chǎn)游戲的反饋與期待可以讓我們窺見其冰山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