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當時歐洲宗教的高壓統(tǒng)治,當時大多數民眾對于鐵這一金屬本身還存在認識的誤區(qū),他們認為鐵是由水銀和硫磺組成的,鐵匠在民眾眼中就像是一個掌握了核心技術卻邪惡的煉金術師。至于鐵匠水平更是參差不齊,完全沒有系統(tǒng)的技術可以傳承,因為對于當時的鐵匠來說,火候完全靠肉眼觀察的經驗把控,鋼鐵熔煉的時間單位還是用“唱幾首歌”來衡量的。
普通裝備質量差,精良裝備價錢高,而劍盾侍從作為騎士的侍從,所用的騎士劍質量應該還算不錯,但不至于特別精良。
至于使用習慣上,因為當時歐洲重甲騎士的流行,質量一般的騎士劍靠劈砍對于重甲并不能造成致命傷害,所以雙刃的騎士劍是以刺擊裝甲的縫隙為主的,劈砍只是輔助作用。而之前提到劍柄上較大的配重球也有效的將劍的重心向后移10cm左右,因此在握持時可以將劍變成杠桿,實現敲擊、抽擊、刺擊、假動作和變招等技巧。
總結而言,騎士劍雖然質量參差不齊,但依托于設計上的巧妙和多刺擊少劈砍的使用習慣,依舊是當時歐洲戰(zhàn)場士兵的制式裝備。
戚家刀是如何將軍隊制式裝備發(fā)揮到極致的?
而戚家軍陷陣隊使用的武器則是戚家刀,當時明朝的將領戚繼光在常年與沿海倭寇的作戰(zhàn)中,繳獲并吸收了不少日本太刀的優(yōu)點,并結合明軍的使用習慣改良成了“戚家刀”并大量實裝于軍隊。戚家刀外形更像是當時柳葉刀和太刀的融合體,刀長五尺,后用銅護刃一尺,柄長一尺五寸,共六尺五寸,重二斤八兩,可雙手握持也可配合盾牌單手使用。
戚家刀用百煉鋼做刀身,純鋼做刀刃,做到整體剛柔并濟,則是得益于當時中國的冶煉技術。明朝已經熟練掌握了“炒鋼”和“百煉鋼”的技術,炒鋼的原料是生鐵,操作要點是把生鐵加熱到液態(tài)或半液態(tài),利用鼓風或撒入精礦粉等方法,令硅、錳、碳氧化,把含碳量降低到鋼和熟鐵的成分范圍。而所謂“百煉鋼”,就是將塊煉鐵反復加熱折疊鍛打,使鋼的組織致密、成份均勻,雜質減少,從而提高鋼的質量。
炒鋼和百煉鋼的優(yōu)勢就是容易量產,且質量不錯,一把合格的戚家刀用洛氏硬度來衡量的話可以達到63-65,洛氏硬度數值越高則代表康磨損能力越強,但相對脆性也越大,現代高速鋼的洛氏硬度大概為6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