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茫茫宇宙當中,似乎就僅有地球存在生命體。但是人類也許可以去外星上生存?目前為止已發(fā)現(xiàn)地球大小的行星便有88億顆。單單就地球所在的銀河系中的30多個行星就很可能是適合人類居住的。 科學團隊一直在努力尋找可居住的行星。今天就為大家介紹,或許可以成為人類生存之地的9個類地行星。
1、開普勒62e:超級地球和可能的水世界
開普勒62e是一顆系外行星,據(jù)信是一個水世界,距離地球約1200光年。這顆行星對于系外行星的研究人員來說是一個激動人心的發(fā)現(xiàn),因為它的大小接近地球,而且它的軌道也在其恒星的可居住區(qū)域。這顆行星的大小是地球的1.6倍,大約每122天繞其母星紅矮星運行一周。它實際上是可能適合居住的行星之一。同樣存在的,但離恒星更遠的是開普勒62f,大約是地球的1.4倍。開普勒62e被歸類為“超級地球”,這意味著它可能具有與我們的星球相似的特征,但它比我們的世界要大。一項單獨進行的建模研究也得出結(jié)論,認為開普勒62e能大部分或全部被水覆蓋。
2、開普勒62f:類似地球的行星
開普勒62f可能是另一顆類似地球的行星,同樣距地球約1200光年。這個世界只比地球大1.4倍,而且是在一顆恒星周圍的軌道上運行,這顆恒星比太陽暗一些,也比太陽小一些。它的運行軌道被認為是其恒星的可居住區(qū)域。事實上,開普勒科學首席研究員比爾•博魯茨基在2013年宣布發(fā)現(xiàn)七顆新行星,這其中就包括開普勒62e和開普勒62f,而且他聲稱,這兩顆行星加在一起“看起來很有可能存在生命”。另外,對62e和開普勒62f的模擬研究表明,這些行星可能被水吞沒,這可能導致出現(xiàn)與我們的生命非常不同的生命。